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杂志在线 >> 生殖健康 >> 正文

探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安全方法

作者:俞加正,等 来源:《中国性科学》杂志 更新日期:2018/3/6 13:48:01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中期孕产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利凡诺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引产成功、胎物残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排胎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独治疗组(P<0.05);引产成功率100.0%(40/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87.5%(35/40)(P<0.05),胎物残留率10.0%(4/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7.5%(11/4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0.0%(8/40)(P<0.05)。


  瘢痕子宫患者既往接受过子宫手术如剖宫产等,子宫瘢痕会在术后组织修复的过程中形成,孕中期引产时可能会发生子宫破裂、瘢痕裂伤。虽然剖宫取胎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但是其属于有创操作,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损伤,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仍然应该将阴道分娩作为首选。本研究比较了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与单纯利凡诺治疗的效果,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多方面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中期孕产患者8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头位;(2)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3)均具有正常的肝肾功能;(4)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将有生殖器炎症、肾上腺疾病、严重哮喘、贫血、二尖瓣狭窄、有利凡诺引产禁忌症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利凡诺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年龄27~39岁,平均(29.3±1.2)岁;孕周16~25周,平均(20.6±3.4)周;孕次1~4次,平均(2.1±1.1)次;产次1~3次,平均(1.1±0.2)次。在手术史方面,37例患者为1次剖宫产史,3例患者为2次剖宫产史。单独治疗组患者年龄26~39岁,平均(28.2±1.0)岁;孕周17~25周,平均(21.2±3.3)周;孕次1~4次,平均(2.2±1.4)次;产次1~3次,平均(1.2±0.5)次。在手术史方面,36例患者为一次剖宫产史,4例患者为2次剖宫产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引产前对两组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对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等检查,以对患者的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及胎儿胎盘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对患者进行阴道检查,以对其宫颈成熟及软产道畸形情况一个清晰的了解。检查后患者具有正常的肝肾功能后给予单独治疗组患者羊膜腔内注射100mg利凡诺(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3020043),给予联合治疗组患者羊膜腔内注射100mg利凡诺,同时让其口服50mg米非司酮(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347),2次/d,2d为1个疗程,将总量控制在150mg以内。在两组患者宫缩达到每3~5min 30s~40s临产指证的情况下,对其宫缩及胎儿胎盘娩出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排胎后将阴道出血收集起来,对出血量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将弯盘及可称质量血垫充分利用起来,引产后给予清宫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引产结果进行判定,引产成功的判定标准为第一次用药后3d内将胎儿排出且没有子宫下段破裂。并对两组患者的胎物残留情况进行判定,胎物残留的判定标准为引产接受清宫术治疗后刮出物检查。此外,统计两组患者的宫缩过强、宫颈裂伤、大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20.0,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等计量资料采用标准方差(x±s)来表示,用t检验,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胎物残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 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排胎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独治疗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引产成功、胎物残留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100.0%(40/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7.5%(35/40)(P<0.05),胎物残留率10.0%(4/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的27.5%(11/40)(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的20.0%(8/40)(P<0.05)。
  3 讨论
  利凡诺属于强力杀菌剂,在孕中期引产中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感染率等,作用机制是造成子宫内蜕膜组织变性坏死,途径为向羊水注入后主要在蜕膜作用,经酶作用分解细胞,进而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引发子宫收缩,但是其本身并无法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宫颈成熟。但是,羊膜腔内给药极易引发强制性及不协调性宫缩,可能会导致宫颈裂伤。此外,其还会造成胎膜腐败、坏死,同时促进了胎盘胎膜残留几率的提升,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中孕期蜕膜绒毛板缺乏完善的发育,需要给予患者清宫术治疗。米非司酮属于一种甾体类抗孕激素药物,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水平拮抗剂,化学结构类似于孕酮,但和孕酮相比具有显著较高的和孕酮受体结合力,能够将孕酮结合其受体的现象阻断,其他血管系统及蜕膜使其靶器官,能够将孕激素抑制子宫的作用解除。此外,其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口服片剂具有较快的吸收速度。和利凡诺配伍一方面能够对子宫收缩与宫颈扩张同步进行进行协同,使产程进展有序顺利,促进产程的缩短、子宫破裂及宫颈裂伤风险的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患者完全排出胎盘胎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促进患者再次清宫率的显著降低,从而促进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安全性的极大程度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排胎时间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阴道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独治疗组(P<0.05),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胎物残留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充分证实了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优越性。总之,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较单纯利凡诺治疗好,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排胎时间,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提升患者的引产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胎膜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来自《中国性科学》杂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文章: 改良长方案IVF-ET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 下一篇文章: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如何评价性能力

    • 性感的理性思考

    • 初夜必痛的谬论

    • 治疗室内性玩具作为教学工具的可及…

    • 公务员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的相…

    最新更新

    1. 不孕女性生殖道感染与性功能的相关性
    2. 生殖道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分析
    3. 产妇宫内感染对早产儿炎症因子的影响
    4. 剖宫产相关并发症对性功能影响研究
    5. 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Ct感染的关系
    6. 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调查分析
    7.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
    8. 探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安全方法
    9. 改良长方案IVF-ET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10. 胎儿阴茎前阴囊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