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杂志在线 >> 专题研究 >> 正文

中国性科学的形势和任务

作者:张金钟 来源:《中国性科学》 更新日期:2012/2/4 10:07:10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使国人振奋。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性科学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认清中国性科学形势、明确中国性科学任务、承担起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责任的前提。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使国人振奋。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性科学发展的基本背景,是认清中国性科学形势、明确中国性科学任务、承担起发展中国性科学事业责任的前提。

 

(《中国性科学》杂志顾问、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钟教授)

  1 中国性科学发展面临的形势

  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形势的认识,即对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是思考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着眼点。

  1.1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外部,来自于社会的需求。

  首先,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需要。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健康需求中,性健康需求属于最具普遍性的需求。而性科学就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性健康需求而存在的。一般地说,人的性活动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人的性需求是不受社会发展水平限制的。无论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在残酷的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和平盛世,性活动都普遍地存在着。没有性,就没有了人类的繁衍,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具体地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性活动的样态是不同的。恩格斯曾指出,劳动愈不发达,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受限制,社会历史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人自身生产的支配。伴随着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性观念和性生活方式在不断进步。重视性健康,在健康的水平上界定和研究性活动,即研究性与个体发育的健康问题,研究性行为与相关器官、系统的健康问题,研究性活动在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中的健康问题,则必须是建立在社会物质条件、科学水平、文化进步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者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维护健康和减少疾病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满足人民群众包括提高性健康水平在内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凸显。普及科学的性健康理念、深入开展性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性生活方式、回答群众有关性的健康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两性关系问题的处理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崇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礼让宽容、家庭和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意义十分重大。两性关系和谐、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有活力,社会机体才会有活力,社会才和谐稳定。

  以人口性别的比例为例。人口性别的比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指标。中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新出生人口,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42,2000年为116.86,2009年为119.45,2010年为118.06。相对应103~107的自然生育状态下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30年来的持续偏高,使1980年后出生人口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尽管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不协调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对策,也收到了一些成效,201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与2009年相比已有略微下降,但问题仍存在。由此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导致人口性别比例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地投入促进男女平等的法规政策的宣传解说,缩小男女社会地位差距,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我们从事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责无旁贷。

  再次,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人们的性观念、性生活方式作为文化现象同样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文化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截然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属性。文化既“抽象”得难以把握,甚至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严格定义,又具体得随处可见,社会生活中每每能感悟到文化的差异。人们在理想信念、观点方法、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往往都根源于文化,困扰人们的许多难题都能找到文化上的解答。文化是通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社会物质生活来表现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态度、社会物质生活相联系。文化就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具体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不管是先进的文化,还是落后的文化,概莫能外。不过,相对落后文化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的建立和发展,要困难的多。综观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落后的文化及其载体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观念定势和物化载体往往“自然而然”、“轻车熟路”地占据着原有的“地盘”,顽固地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时,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东西,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一旦有了滋生的土壤,便会卷土重来。所以,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甚至艰难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反差鲜明地存在着。这既说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和重要,也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困难。我们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地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加快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树立先进的性观念,崇尚美好的性道德,倡导正确的性生活方式,需要做大量的、扎实有效的工作。

  1.2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根据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学科内部,是性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性科学事业有很好的科学基础。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性活动直接相联系,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以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科学等学科组成的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多学科理论体系。但是,在学科如林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性科学学科体系尚不够严谨、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各分支学科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尚需进一步阐发。关于性的研究常常是多学科、跨学科的,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产业,有关性的科学研究纷繁浩杂、林林总总,从科学体系的逻辑一贯和严谨缜密看,性科学体系还是粗框架的,甚至存在概念不准确、误分重合、相互包含的现象。比如,在庞大的性科学体系中,哪些是基础学科?哪些是技术学科、应用学科?在性科学体系树状结构中,各分支学科的准确节点定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怎样的?性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核心技术和方法、应用价值和潜力是什么?各分支学科的理论价值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怎样的?应当说,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中国性科学事业将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发展。

  中国性科学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学者的努力奋斗的结果。当年,为中国性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性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吴阶平院士在周总理的支持下,高度重视性健康教育,尤其重视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他指出:“青春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的重大课题”。吴阶平等老一辈的工作不仅为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奠基了基础,他们先进的思想觉悟、开拓进取的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高兴地看到,无论是在性科学研究上,还是在性健康教育、性医学临床等实际工作中,中国的性科学事业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本身是伴随着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成长的,是中国性科学事业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性科学事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中国性科学事业的发展具备了外部条件和内在根据,说明中国性科学事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具有了必然性。但是,必然性还不是现实,必然性向实现的过渡还需要艰辛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扎实的工作将这种必然性变为现实。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进入性(性交)疼痛控制研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如何评价性能力

    • 性感的理性思考

    • 初夜必痛的谬论

    • 治疗室内性玩具作为教学工具的可及…

    • 公务员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的相…

    最新更新

    1. 中国性科学的形势和任务
    2. 进入性(性交)疼痛控制研究
    3. 个人之爱与性爱——一种现象学的分析
    4. 马克思、恩格斯论性爱、婚姻和家庭(续…
    5. 阳痿的秘密—新性学:医学-文化-人类学
    6. 马克思、恩格斯论性爱、婚姻和家庭(续…
    7. 马克思、恩格斯论性爱、婚姻和家庭(续…
    8. 马克思、恩格斯论性爱、婚姻和家庭(续…
    9. 同性恋的历史及其伦理法律嬗变
    10. 马克思、恩格斯论性爱、婚姻和家庭(二…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