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杂志在线 >> 青少年性健康 >> 正文

大学生性认知和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作者:崔政坤 来源:《中国性科学》杂志 更新日期:2018/3/6 14:18:52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分阶段整群抽取北京8所高校2026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85.4%的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应采取避孕措施;常规避孕方法中,避孕药和安全套的知晓率最高,分别达到90.1%和87.8%;性行为自我报告率为18.1%;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自己或性伴侣意外妊娠发生率为18.3%。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性生理发育完全但性心理还未成熟,其性观念日趋开放,初次性行为时间提前,性行为发生率日趋升高,但是大学生掌握的安全性知识并没有随之升高,意外妊娠发生率大幅上升,给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不良后果。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性教育工作尚未完善,意外妊娠后的救助仍存在不足,大学生的性教育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了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及其行为现状,探究医学教育在性教育中的作用,制定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性教育方法提供参考,特进行此次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8所高校在校本科生2026名,其中医学专业学生559人,占27.6%;其他专业学生1467人,占72.4%。男性占53.9%,女性46.1%;平均年龄20.3岁,最小17岁,最大25岁。经过χ2检验和t检验,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在性别和年龄的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随机选取2所医学类与6所非医学类院校,从每所院校中随机选取一个学院全部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工具为自填式《大学生性相关问题调查问卷》,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及回收。为保证数据质量,在自愿参与的前提下,他人回避的环境中,调查对象独立匿名作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异同。
  2 结果
  2.1 安全性行为认知情况
  本研究的安全性行为主要指婚前性行为避孕措施。85.4%调查对象认为婚前性行为应采取避孕措施,医学生这一比例为92.2%,高于非医学生(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1.1 常规避孕措施名称和使用方法知晓率 在常规避孕措施中,名称知晓率最高的避孕方法为避孕药,达90.1%,其次是安全套(87.8%)。使用方法知晓率最高的是安全套,达45.8%,其次为避孕药(35.2%)。各种常规避孕措施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的知晓率医学专业学生均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χ2检验发现安全套、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知晓率组间差异和安全期法、体外排精、阴道隔膜、皮下埋植法、避孕针的名称知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医学专业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 紧急避孕措施知晓率 调查对象对紧急避孕措施的知晓率较低,除了左旋炔诺孕酮的知晓率达到59.8%,其他方法均很低,阴道冲洗知晓率为14.4%,米非司酮知晓率为11.5%。其中,非医学生分别为58.8%、13.3%、8.9%,医学生分别为62.3%、17.4%、18.4%。所有方法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经χ2检验,阴道冲洗与米非司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大学生不知道任何紧急避孕方法,非医专业学生比例(34.4%)高于医学专业学生(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2.1.3 避孕知识认知情况 半数以上大学生均能正确回答相应避孕知识,医学生的正确率高于非医学生,各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婚前性行为现状
  2.2.1 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情况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为18.1%,其中非医学生为19.4%,医学生为14.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初次性交平均年龄(18.85±0.22)岁,其中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间大学生的初次性交平均年龄基本无差异。
  2.2.2 自报有婚前性行为者现状 在自报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中,47.7%的人累计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侣;每月性行为超过5次者占17.7%;发生性行为时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避孕方法者共占30.3%;18.3%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或性伴侣发生过意外妊娠。医学专业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在意外妊娠率、性伴侣数量、性行为频次及避孕措施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大学性教育情况 本研究对大学性教育情况作了调查。仅45.1%的大学生所在大学开展过性教育,其中56.0%的医学生所在大学开展性教育,而非医学生仅为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3%的人大学期间接触过性教育,其中医学生为64.0%,而非医学生仅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7%大学生认为大学应该开展性教育。64.9%大学生愿意参与性教育,医学生(73.7%)高于非医学生(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愿意参与性教育的学生中,有过半的人希望以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和开设课程的形式参加性教育,42.5%的人希望开设咨询机构,40.8%的人希望通过网络宣传接受性教育。
  3 讨论
  3.1 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知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在安全性行为方面,大学生对常规避孕措施名称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知晓率较低。甚至有40.7%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措施的使用方法,说明当今大学生对于避孕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值得引起注意。紧急避孕方法中,只有左旋炔诺孕酮的知晓率较高,可能与广告宣传有关。有32.7%的大学生不知道任何一种紧急避孕方法,与国外类似调查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可能是意外妊娠发生率高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普遍认为婚前性行为应采用避孕措施,但是正确掌握避孕知识的大学生只有50%左右。大学生对安全性行为的意愿与其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匹配,避孕知识的不足制约了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的能力。
  3.2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观念开放,采取避孕措施不足
  调查对象婚前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为18.1%,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有关;初次性交平均年龄为18.85岁,与以往学者研究相比初次性交平均年龄提前。有近半数大学生性伴侣数为2个及以上,而以往学者研究中有2个及以上性伴侣的比例仅22.56%,可见大学生的性行为已日趋开放。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 不知道任何一种避孕措施名称的人仅1.1%,不会使用任何一种避孕措施的人仅27.8%,这一比例远低于调查总体,可见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的避孕知识知晓率高于总体。但在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仍有30.3%的人在性行为中几乎不使用避孕措施,18.3%的人自己或性伴侣发生过意外妊娠。可见大学生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并没有有效地影响其性行为。原因可能包括没有预料到会进行性行为、避免让对方感觉自己拥有丰富性经验、通过怀孕进一步增进两人之间的关系等。
  3.3 医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掌握性知识
  医学生对避孕的认知与避孕知识的掌握水平高于非医学生,说明医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掌握安全性行为知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非医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医学生,可能与医学生课业压力大,业余时间少有关。但是,在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对于发生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行为差异不大,在性行为的频率和性伴侣数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医学教育并没有在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由此可以推论,医学院校教育虽然在性知识方面对学生有所促进,但并不能促进学生更多的采取安全性行为,如何促进学生性行为的转变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3.4 大学性教育开展力度仍需加强
  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应该开展性教育,从这个方面也能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于性教育的接受程度和需求程度都比较高。但是,不到半数大学生所在大学开展过此性教育或自己接触过此性教育,说明目前大学开展的性教育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大学应该正视此需求,如何进一步开展性教育的问题值得思考。难以获得性安全知识是我国青少年性相关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类。家长和老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家长一般尽量避免与子女谈论性话题,以传授青春期生理知识为主;学校的性教育则刻意追求“禁欲”而长期忽视性安全教育,以致青少年对学校的性教育不满,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知识。大学时期是青春期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的生理上已经具备性行为能力,但性心理尚未成熟,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性需求。大学开展性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在此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塑造学生健康的性观念和性知识,同时通过学校为平台,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性教育也是提高干预效果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网络宣传等方式对大学生提供知识、方法、咨询等为一体的服务,大学生的性知识及行为必会有所改善。


  来自《中国性科学》杂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文章: 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状况调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如何评价性能力

    • 性感的理性思考

    • 初夜必痛的谬论

    • 治疗室内性玩具作为教学工具的可及…

    • 公务员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的相…

    最新更新

    1. 大学生性认知和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2. 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状况调查
    3. 多形式教育提高青少年性知识效果观察
    4. 医学高职院校防艾教育方式探讨
    5. 幼儿园儿童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调查研…
    6. 高校女大学生交往中性与人身安全调查
    7. 成都市小学生性别角色观念的实证研究
    8. 高校性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9. 自学材料对小学生预防性侵犯技能的影响
    10. 农村小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调查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