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专家团队 >> 顾问专家 >> 正文

陈洪铎

作者:zgxkx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日期:2011/3/22 15:05:05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


 

  简介

  陈洪铎,男,1933年2月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及致公党员,皮肤性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在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有实际价值的贡献;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有新的发现;并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近50年,发表论文273篇、专著11部。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平

  陈洪铎教授陈洪铎,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1933年2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少年时就读于成章小学、锡麟小学和鲁迅小学;青年时则受教育于鲁迅、蔡元培、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等创办或任教过的绍兴中学。这座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历史名城,英才辈出。爱国女英雄秋瑾,伟大文豪鲁迅等爱国爱民的高风亮节自幼熏陶着他。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图强的故事更激起了他改变积贫积弱旧中国的强烈愿望。  1949年他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他陶醉于数学的美妙,倾倒于数学的严谨;然而,当得知坐落在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一手建立起来的,就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和北方生活的不习惯,于1950年只身来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习。在大学学习期间,陈洪铎从中国人写论文常常大量引用国外文献,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者大部分是外国人这些现实中,看到了我国医学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便下决心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一番贡献。这种抱负,使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和工作。1956年毕业留校做皮肤科医生,不久就在国际上第一个证实家兔是须癣毛菌传染源,初露锋芒。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洪铎遭到了迫害,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他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白天坚持工作和接受“改造”,晚上冒着风险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英、日、俄三门外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科学界迎来了新的春天。1979年陈洪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专攻免疫学。他以宽厚的知识基础、巧妙的实验设计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在朗格汉斯细胞的研究领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一年后即被宾夕法尼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1982年陈洪铎不顾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导师塞尔维斯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国,在中国医科大学创建了临床免疫学研究室,将朗格汉斯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开展起来。临床免疫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一路发展壮大,于1999 年被评为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他本人身兼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1983年起陈洪铎担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2002年该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为了扶持年轻人的成长,此后不久他主动禅让了科主任一职。1988年至1994年间他担任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主任兼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并任名誉院长至今,带领该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4年起他连续三届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至今,为我国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及对外交流作出了贡献。

  荣誉

  陈洪锋教授演讲  陈洪铎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国外学者引用作为依据者约300人次。国外学者在来信中认为他的科研成就是“突出的”、“无可辩驳的”、“代表医学上的一项惊人进展”等。美、英、法、日、德、奥等24个国家的有关专家经常和他交流论文资料。他被公认是朗格汉斯细胞及皮肤免疫系统研究的权威学者之一,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欧洲、拉丁美洲等地讲学。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校250 年周年暨该校医学院建院225周年,邀请全世界著名科学家作学术讲演,他还二次来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作学术报告。1992年,他担任第19届世界皮肤科大会(纽约)朗格汉斯细胞讨论会主席,并赴墨西哥介绍他在皮肤病研究工作中的心得。1998他担任第五届亚洲皮肤科大会主席。1999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最近又被推选为第9届国际皮肤科大会主席。  除上述职务外,陈洪铎还是中共13大与14大代表、第8届和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中华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亚洲皮肤科学会荣誉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执行理事。先后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模、沈阳市特等劳模、科技兴辽金奖、沈阳市振兴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在移植物排斥过程中的MHC限制性,为人类器官移植的HLA配型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朗格汉斯细胞的来源、表面标志、分布、与良恶性肿瘤的关系、与PUVA的关系等方面的诸多成果奠定了皮肤免疫系统研究的基础。

  科学成就

  揭开朗格汉斯细胞之谜

  陈洪铎在研究皮肤移植过程中,根据田鼠颊囊和人角膜移植后,成活率较高,而两者又都缺少朗格汉斯细胞这一事实,提出这样的设想:移植物内的朗格汉斯细胞可能对移植物是否被排斥,起决定性作用,他决心揭开朗格汉斯细胞之谜。经过三千多次动物实验,陈洪铎终于成功了。他推动了免疫学的前进,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此外,他在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功能、维甲酸促进皮肤光损伤的修复、硬红斑的病因、皮脂腺癌的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都获得国际公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主持医院工作后,力主改变几十年来每星期三、五下午不开诊的老做法,敞开挂号窗口,急患者之所急,努力使医护人员树立“患者是上帝”的新观念。对少数向患者索取钱、物的医护人员坚决惩处。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医德医风。

  甘作人梯,再攀高峰

  经过多年的努力,陈洪铎已是国内外著名的皮肤性病学专家,在皮肤免疫学、皮肤病理学及皮肤性病临床等方面诸多造诣。他通过对H-Y抗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成年个体即使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导致对弱移植抗原的耐受,因而在理论上肯定了器官移植时克服“弱不相容性”的可能性;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可来源于脾脏,其在皮肤内的转换规律及一种检测嵌合体的新技术;发现朗格汉斯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其在皮肤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消长。此外,他还发现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多种免疫学功能,维甲酸可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等


  • 上一位专家: 陈昭典
  • 下一位专家: 方强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没有推荐专家

    最新更新

    1. 郎景和
    2. 赵同彬
    3. 方俊
    4. 王家璧
    5. 戴志澄
    6. 崔以泰
    7. 阮芳赋
    8. 方强
    9. 陈洪铎
    10. 陈昭典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