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性社会学 >> 性风俗 >> 正文

东方审美“同情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性审美

作者:沈明泓等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日期:2012/6/25 14:14:24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东方审美“同情现”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而且也影响着古代性审美活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2)“物我不分”、“物我同一”的性审美方式;(3)“天人合一”与崇尚野合。


 

    史前人类对黑夜的降临、严冬的出现、日蚀月蚀、暴风骤雨、雷鸣电闪、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极为恐惧与不解。但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发现,人类的繁衍与死亡同大自然的四季变化、草木枯萎返青一样,都显示出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因此,史前人类就推测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同人类的生命一样,万物皆有灵,活动愈大的对象物活感也愈强,生命力和情感也会愈充分。自然物与人之间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天人合一,可以相互感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甚至可以相互转换。在这种朴素的“万物皆有灵”的观念支配下,形成了东方审美“同情观”。
  东方审美“同情观”以天人合一、万物同情同构、物我交感、物我互渗的眼光看待人类与自然物,把自然对象的生命同自身生命加以类比,从而形成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对于人或自然界的生命有利的、有益的的东西就是美的善的;对于人或自然界的生命具有伤害性的、危及生命安全的东西就是丑的、恶的。审美时常常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象征人类。
  东方审美“同情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各民族远古神话、传说的形成,如《精卫填海》、《西游记》、《聊斋志异》等都打上了“万物有灵”、“物我交感”、“物我互渗”、“生命一体化”的烙印,而且在性活动中,尤其是性审美活动中皆体现了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
  古代在性审美时,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性审美观。性审美时,以能体现充盈的生命之气、以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能促进生命繁衍为美。例如,中国古代对男性审美的标准是以能体现生命力量为美,这是因为当原始的母权制社会解体之后,男性不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社会的主力,承担在严酷生活环境中索取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应对危害和阻碍人类发展的一切灾害的责任,而且还理所当然地认为男性承担了人类繁衍的重责。原始的母权制社会的解体使得男性在原始社会里占尽了生育优势和生产优势。如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大型生殖崇拜岩画中有一幅图刻着9个裸体女性,其后侧斜卧一个装饰以彩绘的、精细刻画男性生殖器的男性裸体。9对1,说明男性是生殖的主体。根据东方审美“同情观”,凡是对于人或自然界的生命有利的、有益的的东西就是美的善的标准,那么能使人类繁衍与生存的、能在性能力和社会生活上对女性提供必要保护的和满足的男性生命力量就成为审美的标准。所以,在中国古代岩壁画中的男子,不管是弯弓、放牧、舞蹈或交媾,体型都呈倒三角形,胸膛无比的宽阔,腹部和双腿之间构成的三角区之间,多夸张地展露着男性的生殖器,用以表达男性生殖的力量、繁衍的力量。由于人们对男性的审美是以体现生命力量为美,所以,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充满矫健和活力。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体育活动非常的活跃,那时从宫 廷到民间都喜欢音乐舞蹈,各国都注重击剑、射箭、摔跤、赛车、举重等运动。战国时期齐楚一带已经流行“蹴鞠”。“鞠”是一种皮革作的实心球,“蹴鞠”就是踢球,它是我国古代的足球运动。吴越地处江南水乡,则盛行游泳。不仅如此,为了体现自己强大的生殖能力。古代民族舞蹈中,尤其是祭祀的舞蹈中,无论男女都极力卖弄自己的性器官、并且极力表现男女交媾的动作。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性社会学: “早恋”概念的新认识
  • 下一篇性社会学: 人类性爱质量提高与发展的探讨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探已婚妇女性爱艺术与性高潮关系

    • 普拉卡什·考沙利博士的性文化收藏…

    • 正常而有规律的性生活好处多

    • 妻子为什么感觉不到丈夫射精

    • 乳房的本质是性器官

    最新更新

    1. 人类性爱质量提高与发展的探讨
    2. 中国古代性审美
    3. “早恋”概念的新认识
    4. 探寻“人根峰”的经历与体会
    5. 普拉卡什·考沙利博士的性文化收藏品
    6. 不生育观念与文化不宜提倡
    7. 乳房的本质是性器官
    8. 漫谈封面春宫画——《鸳鸯秘谱》
    9.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性文物
    10. 阳元石:天地间的奇峰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