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杂志在线 >> 性心理学 >> 正文

同性恋的宣传教育对大学生态度改变的影响

作者:张月,等 来源:《中国性科学》杂志 更新日期:2017/12/21 15:17:10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本研究采用眼动分析技术分析被试的内隐态度,采用《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调查被试的外显态度。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是中性的,但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要显著多于积极词汇(P<0.05);通过干预,问卷总分均值有所降低,但达不到显著水平(P=0.06>0.05),眼动数据前后测差异不显著。


  同性恋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医生Benert提出来的,他认为同性恋是不能对异性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属于同一性别的人所吸引。早期的心理学家则将同性恋看作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将同性恋理解为一种“性倒错”的心理疾病。《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描述为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出包括思想、感情和性爱行为等的性爱倾向,对异性却缺乏或减弱性爱倾向,但也可有正常的性行为。已有研究发现,中国的男同性恋者有500~1000万,同性恋者总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4000万,同性恋越来越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宽容。所谓的态度,就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具有评价性的一种内部心理倾向。根据双态度模型理论,态度一旦形成,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比较容易受到个体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行,它是在意识层面对个体的认知产生作用的。内隐态度一般都是自动激活的,它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个体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无意识层面对个体的认知产生影响。由于认知的作用,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可能保持一致,也可能存在差异。已有研究发现,大多数异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呈现中性的外显态度,但其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却表现的相对比较负面。同性恋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同性恋者的生活质量直接受到他们周围人群对他们态度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群体对同性恋的包容程度是不同的。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各种文化的涌入,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性恋也逐渐被中国社会包容,同性恋者的生活也因此敢于浮出水面。大学生代表了高素质的人群,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比较容易接受一些先进的思想,并且可塑性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代表了社会整体态度的发展方向。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意识层面的外显及无意识层面的内隐态度,可以对整个社会关于同性恋的态度有一个详尽、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社会大众对同性恋的偏见,使同性恋者可以生活在阳光下,提高同性恋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实验特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对内隐态度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内隐联想测验,本实验则试图从眼动研究的角度探索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在眼动研究中,被试只需要随意注视刺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被试的防御心理,反映出被试对不同刺激材料的加工及偏爱,从而能够反映出被试的内隐态度。崔燕在其大学生对独生子女的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就采用了眼动方法对内隐态度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果显示,当呈现“独生子女”概念词时,被试对消极属性词的加工时间较长,被试表现出对消极属性词的偏好,证实了大学生对独生子女的消极刻板印象的存在。据此本研究以对同性恋的积极形容词和消极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记录被试观看这两类词语时的眼动轨迹,以此探讨被试对同性恋的内隐态度,同时采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问卷》对被试的外显态度进行调查。之后,每隔1周让被试观看同性恋的宣传材料,共4次,1个月后,对被试进行相同的问卷和眼动后测实验,分析干预活动在被试对同性恋态度的改变上是否有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河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64名,由于实验数据缺失等原因,剔除了3名被试,参加数据处理的正式被试为61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39名,被试年龄均为20~24岁。所有的被试均为自愿接受调查测试,其视力或者矫正视力全部正常。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 由涂沅澂和陈学志编写,该问卷一共有18个问题,包括了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0.93。
  1.2.2 眼动记录仪 眼动记录仪采用的是由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研究开发的Eye-link1000 眼动记录仪。眼动实验的目标刺激采用词语“同性恋”。属性词由20个积极形容词和20个消极形容词组成。在正式实验前,由45(20男,25女)名大学生每人分别写出5~10个描述同性恋的积极形容词和消极形容词,从这些词中挑选出出现频率较高的20个积极词汇和20个消极词汇,并使这些词汇涵盖的范围尽量广。最后得到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如下:积极词汇:聪明、健康、和谐、浪漫、阳光、乐观、高尚、勇敢、优秀、真爱、甜蜜、希望、坚强、开朗、诚挚、积极、喜悦、认真、温馨、坦率;消极词汇:腐败、奇葩、颓废、恶心、下流、自私、卑鄙、丑陋、猥琐、阴暗、疯狂、萎靡、低劣、邪恶、不孝、扭曲、变态、肮脏、可耻、堕落。
  1.3 实验设计和程序
  眼动实验采用的是单因素完全被试内设计,要求每个被试同时观看随机呈现的积极形容词和消极形容词的所有图片。将形容词的类型(积极形容词、消极形容词)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为总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加工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如果被试对消极词汇注视时间更长,那么在内隐态度中对同性恋是排斥的;如果被试对积极词汇注视时间更长,那么被试在内隐态度上是不排斥同性恋的。本实验对所有被试分别施测。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开始前,让被试进入实验室,适应实验室的环境,向被试简单介绍眼动记录仪的基本情况,告知被试本实验不会对其造成任何伤害,消除被试的担忧及紧张的情绪感;(2)指导被试将下颌放在下颌托上,调节下颌托到被试舒服的高度;(3)请被试认真阅读如下指导语:“同学您好!欢迎您来参加本次心理学实验!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每个页面上您将看到一个或两个词语,请您认真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每个页面将会呈现一段时间,之后会自动切换到下个页面,您只需认真观看并理解每个词语。感谢您的参与!”(4)确认被试理解实验流程后,开始实验前的校准程序,采用 9 点校准;(5)校准成功后进入正式的眼动实验;(6)眼动实验结束之后,进入外显态度的施测,要求被试认真填写《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量表》;(7)筛选出消极外显态度的被试,每周让被试观看一次同性恋的宣传材料(两次视频两次文字材料),连续4周;(8)四周后对消极外显态度的被试进行相同形式的实验后测(随机调换眼动实验中词语呈现的顺序)。
  1.4 数据处理
  实验结束后,剔除眼动记录不完整或者问卷填写有遗漏的无效数据。眼动实验数据中,每组图片分别以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为中心划分出两大兴趣区。眼动仪记录各兴趣区内的眼动指标。将眼动数据导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前测结果
  2.1.1 外显态度结果 47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呈中性,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被试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呈中性。
  2.1.2 内隐态度结果 本实验统计了在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所在兴趣区的眼动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结果表明,被试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多于对积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P<0.05;被试对积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与被试对消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被试对积极词汇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与消极词汇没有显著差异,P>0.05。
  为了探讨外显态度分别呈积极和消极的被试,他们的内隐态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外显态度量表总得分分组,将外显态度总得分大于等于55的27个被试归为消极外显态度组,将外显态度量表总得分小于55的20个被试归为积极外显态度组。分别对积极外显态度组和消极外显态度组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外显态度积极的被试对积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大于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对积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与消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对积极词汇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显著大于对消极词汇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外显态度消极的被试对消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显著大于对积极词汇的总注视时间,对消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与对积极词汇的首次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对消极词汇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显著大于对积极词汇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
  2.2后测结果
  对消极外显态度的被试进行干预,4周后对被试进行相同形式的后测。
  2.2.1 外显态度结果 前后测的外显态度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结果表明:消极外显态度组被试在接受了4周的同性恋材料的宣传教育活动后,问卷总分均值有所降低,但达不到显著水平(P=0.06>0.05);在情感维度的均值也有略微降低。
  2.2.2 内隐态度结果 对消极外显态度组的被试在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上前后测的眼动指标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结果表明:消极外显态度组被试在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前后测的总注视时间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积极词汇的后测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显著低于前测的首次加工注视时间,P=0.04<0.05;消极词汇后测的首次注视时间又显著高于前测的首次注视时间,P=0.00<0.05。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日本性别认同障碍的发展现状综述
  • 下一篇文章: 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如何评价性能力

    • 性感的理性思考

    • 初夜必痛的谬论

    • 治疗室内性玩具作为教学工具的可及…

    • 公务员性生活质量与幸福感指数的相…

    最新更新

    1. 乳房缺失对妇女身体意象及性感觉的影响
    2. 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观察
    3. 易性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4. 人文关怀对无性伴侣ED患者的影响
    5. 卵巢低反应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研究
    6. 爱情三元素理论的初步研究
    7. 认知行为加催眠疗法治疗女性性交恐惧
    8. 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9. 同性恋宣传教育对大学生态度的影响
    10. 日本性别认同障碍的发展现状综述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