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与性有关的科学杂志 严肃的与性科学有关的专业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联系我们|繁体中文 |
  • 网站首页
  • 关于杂志
  • 行业动态
  • 专家团队
  • 性科学史
  • 性生物学
  • 性心理学
  • 性社会学
  • 性健康教育
  • 杂志在线
  • 博客
  • 论坛
  • 理事会
《中国性科学》杂志及网站广告招…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名单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委及顾问 《中国性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简… 《中国性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性科学》杂志征稿邀请 广告征集说明 隐私条款
网站公告:
《中国性科学》投稿须知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编委和顾问 杂志社人员名单 广告征集 订阅杂志
行业动态 社内动态
顾问专家 编委专家
性医学 药品与器具 生殖与健康
女性性心理 男性性心理 性心理障碍
性生活 性风俗 性伦理
按期刊栏目检索按期刊时间检索学术论文下载
性学评论 中国性科学史 世界性科学史
专家博客我的博客
成人性教育 性病防治 青少年性教育
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简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章程中国性科学理事会组织机构中国性科学理事会服务项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性科学 >> 性科学史 >> 中国性科学史 >> 正文

清代文人李渔的“节欲观”

作者:蒲昭和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日期:2012/4/6 11:45:10 浏览次数:

文章导读:李渔是清初著名文人和大戏剧家。同时,李渔一生也与许多女演员、艺妓、青楼女子发生过性关系。不过,在与大量女性的亲密接触中,李渔洞察了两性关系平等的内涵,并深刻认识到性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文人和大戏剧家。李渔一生著述甚丰,尤以戏曲、小说创作著称。李一生阅历丰富,满清入关后,他绝意功名,带着自己戏班子中的一群姑娘,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尤以扬州、南京、苏州等商业享乐城市为主。过去,很少有人能公开承认自己有好色的生理本能,尤其是在文网密布的道德枷锁酷严的专制年代,但李渔却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事实上,李渔一生确与许多女演员、艺妓、青楼女子发生过性关系。不过,在与大量女性的亲密接触中,李渔洞察了两性关系平等的内涵,并深刻认识到性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渔在《闲情偶寄》的“颐养部”中大胆地对“性知识”作了精辟论述,其内容不仅未显淫晦低俗,而且还甚合性保健、养生之常理,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李渔认为,男女之欲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是“善处不善处”。不善处者有“近姹远色”两种,二者尽管“各执一见,水火其词”,但均不足取。因为“近姹”,即过于亲近女色,往往容易“溺之过度”,不能自拔,结果会“伤身,精耗血枯”,甚至“命绝”。至于“远色”,即有意回避情欲或压抑性欲,如清教徒一般,李渔认为,这既不可能且有违生理,“天既生男,何复生女”?针对有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即可以引起欲念的事物不见,人就不会思想混乱了。李渔并不认同,他说,这类人“(假)使终日不见可欲,而遇之一旦,其心之乱,十倍于常见”。因为性压抑是有害的,性是一种正常的客观存在和需求。所以,他主张应把色欲看得极为平淡自然,犹如“天地一般”。尽管引起欲念的事常会发生,只要内心能够把持,“司空见惯”了,就可渐至“由度而驯至能守,由能守而驯至自然”,这样“常见可欲,亦能使心不乱”。在他看来,只有接触“性”多了,才不会因过度回避“性”而引起更多的“欲念”麻烦;在他看来,能正常对待“性”,即使有美色在前,也不过悦目畅志。
    房事之乐是令人欢愉的,但李渔认为,对闺房之乐善处者“贵在有节”。他说:“为欢即欲视其精力短长,总留一线之余地,能行百里者,至九十而思休”。在他看来,在性生活上不放纵、能节制就有益健康。正如他说:“我能用彼,则利莫大焉”。李渔尤其反对妄服补药“助性”和借助“女色养生”的观念。他说:“参苓芪术皆死药也,以死药疗生人,犹以枯木接活树”。“女色养生”是指古代房中谬论中的“一男御数女、采阴补阳”之术,李渔认为,追求这种方法的人,这无疑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李渔讲求“房事”的欢愉,但强调在此事上一定要“有节”。为此,他还具体论述了应如何节制性欲的几项要求,讲得娓娓动听。    
    一曰“节快乐过情之欲”。李渔认为,情洽快乐时行房,男女易处于极乐之境。但此时要有“刻刻虑之”,以防止“过情”,即过度纵欲,应做到“留有余地为善”。就是说,在性生活上,也“居安思危”。    
    二曰“节忧患伤情之欲”。李渔说:“忧中行乐,较之平常,其耗精损神也加倍也”,因为人在忧愁时行房,“体交而心不交,精未泄而气泄”,就好比“强愁人以欢笑,其欢之苦更甚于愁”。他提出在忧伤之时,房事要“较平时稍节则可”。    
    三曰“节新婚乍御之欲”。他提醒人们,男女新婚,为欢容易过度,往往“一夕之耗,抵寻常数夕”。此时不要过于贪恋,要“静之以心,虽曰燕尔新婚,只当行其故事”,即使“新人”,也要以“旧人”相待,不宜大动其心,“过此一夕二夕,反以新人视之”。其意思是:不要把一夕之欢当作“一劳永逸”的事,要考虑欢情应涓涓细流,来日方长。    
    四曰“春季行乐之欲”。春天万物生发,人心欢畅,由于心情好,“当春行乐,每易过情”,李渔说,此时应“思患预防,不得纵欲过度,而先埋下病根”。他解释道:“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如果春季能“分心花鸟,纵游山川”,不纵欲,多蓄养精神,就会使人安然度过“将来之酷夏”。反之,如果春季不节制,“并力闺房”,就易致“身无宁刻”而得病。这实际上强调了房事季节养生的重要性。    
    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在“饥饱”、“劳苦”、“隆冬盛暑”等情况下,都应适当节制房事,这些认识大多与现代性保健的观点相吻合。


  • 上一篇性科学史: 《红楼梦》中的性科学微观
  • 下一篇性科学史: “房中”史话
  • 杂志简介

    每月15日出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是一本以性科学研究和性教育为重点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点击查看更多

    中国性科学

    投稿须知:题目要求
    摘要:规则、字数、注意事项
    材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②研究设备
    • 性法学
    • 性文化
    • 性社会学
    • 青少年性健康
    • 中医性学
    • 性医学
    • 卷首语
    • 性传播疾病
    • 性健康教育
    • 性心理学
    • 专题研究
    • 大众性学
    • 信息
    • 深切悼念吴阶平
    • 性伦理
    • 其他
    • 性美学
    • 生殖健康
    • 评述
    • 争鸣
    • 性学人物研究

    精彩图文

    更多>>
    • 向世界展示中华性文化

    • 性:比吃饭更重要的民生问题

    • 对中国古代小说中女性射液的记载

    •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的发展历史

    • 房中经典《素女经》与《玄女经》

    最新更新

    1. 中国性科学研究探源
    2. 向世界展示中华性文化
    3. 现代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
    4. 儒家与道家性哲学观念之比较
    5. 古代城市中的同性恋
    6. 读《聊斋志异》看我国同性性行为
    7. “娼”与“倡”的衍变
    8. “房中”史话
    9. 清代文人李渔的“节欲观”
    10. 《红楼梦》中的性科学微观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 链接我们
    备案报警

    邮箱:admin@zgxkx.com 电话:010-58764239

    主办:中国性科学杂志社 京ICP备11002936号-1 技术支持:北京优医绩科技公司